中美經貿關係張力升級之際,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周三(15日)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及世界銀行年會上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已準備於本月稍後時間在韓國會晤國家主席習近平,雙方團隊正密集磋商行程安排,期望為中美關係降溫。
貝森特:擬今訪亞洲 與何立峰會面
貝森特同時釋出「關稅休戰換稀土讓步」的訊號,透露美方正考慮延長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暫停期,以換取北京延後或調整實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現行為期90天的中美關稅休戰將於11月屆滿。彭博社報道指,特朗普政府當前重點在於阻止中方推行更嚴格的稀土出口限制,避免衝擊美國製造業及供應鏈。
貝森特表示:「我們是否可能以延長關稅休戰作為交換?有可能。但所有細節將於未來數週內談判。」他強調,美方並不尋求與中國衝突升級或脫鉤,雙方領導人建立互信,是防止局勢惡化的關鍵。
消息人士指出,貝森特將於「習特會」前先行訪問亞洲,並計劃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會面,為兩國元首對話鋪路。若雙方能就稀土與關稅達成框架共識,有望建立「可監督、可回滾」的執行機制,減低政策反覆對市場的衝擊。
貝森特進一步指出,美國正同步推動「關稅停火」與「供應鏈內建」兩條戰線:一方面以臨時性關稅休戰爭取中方讓步,緩解製造成本與物價壓力;另一方面加速重振5至7個戰略產業,包括造船、稀土、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先進製造零組件及關鍵礦產加工等,以投資、法規及採購等手段提升供應鏈韌性,減低對單一地區的依賴風險。
他強調,美國在對華談判中仍握有多重槓桿,包括半導體、飛機發動機及關鍵礦產等上游技術與供應優勢,應以產業政策「組合拳」維持競爭力,爭取談判主動權。
與會的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則對北京計劃推行稀土出口管制表示懷疑,批評該措施「範圍與規模難以想像,且幾乎無法實施」,若強行執行,勢將重創全球消費品貿易。
外界普遍認為,貝森特的言論反映特朗普政府正尋求在11月大選前為中美經貿關係降溫,藉「延休戰、換稀土」方案為兩國對話創造緩衝空間,並為即將登場的川習會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