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10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宁海钟、顾晓华采访报导)中国政治流亡人士周俊义近四个月前在泰国被当地警方以签证违规为由逮捕,面临遣返风险,海外民运界持续关注。这次事件被认为是中共跨国镇压的案例之一。知情者指,泰国早已不是中国流亡者的避风港了。
周俊义在泰国被捕近四个月 民运界关注
中国民主党今年6月在曼谷西部北碧府举办纪念“六四”事件的活动。参加活动的周俊义,6月11日在住所被泰国警方以签证违规为由逮捕。
根据法新社报导,目前被关在泰国拘留所的周俊义,对自己可能被遣返的境况表示“很焦虑,也失去了希望”。他担心遣返中国后将立即被逮捕并遭受酷刑,甚至面临长期监禁。
53岁的周俊义2015年来美参加了民运人士举办的会议,回国后遭到抓捕、护照被没收。同年底,他经老挝辗转赴泰国,向联合国难民署申请难民庇护但未获通过,从而滞留泰国至今。
据大纪元此前报导,熟悉周俊义的人介绍,他曾多次组织六四纪念活动,声援黎智英、张展等良心犯。尤其是去年他在泰国筹建“六四大屠杀纪念馆”,引起中共注意。此次泰国警方抓捕周俊义,可能是中共驻泰国大使馆施压所致;中共的目的是将他强行遣返。
洛杉矶的中国民主党人6月发起营救周俊义行动。
中国民主党国际联盟主席界立建10月8日对大纪元表示,6月份他们去了泰国驻洛杉矶使馆递了陈情书,希望泰国官方能够善待周俊义,因为他是一个人权捍卫者,回中国可能被判重刑。
“我们做了一个陈情,希望他们领事机构转给外交部、移民局等。希望不要遣返(周俊义)。”界立建说,当时泰国官员接诉状说他们一定会大力去帮助,把这个事情做到最好。

据悉,曾有疑似中方的人员去移民监让周俊义签署一些相关文件,他没有签。这些文件有可能属于遣返回中国的书面文件。界立建说,周俊义在里面也以死抗争,所以没有遣返他,持续到现在。
中国异议作家杜导斌的侄子乐在霖也告诉大纪元,他们之前到泰国驻洛杉矶的使馆表达诉求,希望泰国不要遣返周俊义。中国民主党有专人在跟,“如果中共有进一步的行动的话,我们还要再发起第二次、第三次的专场声援的。”
知情人:泰国早已不是中国流亡者的避风港
除了周俊义被关押,中国人权活动人士谭义祥(音译,Tan Yixiang)已被泰国移民部门拘押超过一年,尽管他本身已被联合国认定为难民。
上述两人目前都在寻求第三国庇护。
法新社报导指出,泰国长期以来的“灵活”执法,让中国流亡者得以在暗处栖身。联合国数据显示,近年约有200名中国流亡人士在泰国寻求庇护。但流亡者认为,由于中共压力,他们面临强制遣返风险不断上升,他们担心泰国这个“避风港”将难以为继。
但同样曾在泰国被抓捕的邢鉴对大纪元表示,泰国早就不是中国流亡者的避风港了。中共的渗透在泰国非常严重,有很多特务机构在那边,而且还有一部分特务渗透到难民之中。
现居新西兰的邢鉴原是中国河南息县的维权人士,2015年逃往泰国向联合国申请难民。滞泰期间,邢鉴2019年11月遭江苏涟水县警方跨国抓捕,险被遣返回中国,所幸及时获得新西兰移民局难民事务处电话面谈,于2020年1月18日到达新西兰。
“2019年泰国警察抓捕我的时候,中国(中共)公安也出现了”,邢鉴说,“中国(中共)公安和泰国移民局警察通电话,让我接电话,他说‘你是不是邢鉴’,我说‘是’。他们说‘你等着,我们马上过来’,中国(中共)公安就过来了。”
“中国公安当时跟我说了一句,他说在泰国弄死你,没有人知道,在泰国杀了你,没有人知道,非常的猖狂。”邢鉴强调,泰国早就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泰国方面也就担心中共的报复,而且泰国的旅游业相当倚重中国。
界立建表示,因为中共的因素,现在在泰国的中国政治难民都比较担忧,害怕泰国当局和中共合作,遣返他们。抗议活动也不太敢去,生存方面也面临很大的困难。
“你申难(申请政治庇护)以后,没有人管你的,你要租房子要吃饭,处境非常困难。他们会做一些泰国本地人不愿意做的一些事情,赚一些非常微薄的收入来过日子。”他说。
界立建说,东南亚这些国家就是中共的后花园,国外一些有影响力的异议人士也不敢去泰国。近年曝光的那些诈骗产业园,都属于中共的势力范围。这些国家已是极度不安全,作为一个人权捍卫者的避风港是极不合适的。
今年2月27日,一批已经在泰国被拘留十多年的维吾尔族人被驱逐回中国。泰国当局的这一做法,被质疑是在经济胁迫下受到中共操纵所为,美国与西方国家纷纷谴责。
中国的异见人士近年更频密地在东南亚国家被中共跨境抓捕。如2015年10月桂敏海在泰国绑架,姜野飞被遣返;2022年越南抓捕和遣返董广平;2023年“拆墙运动”发起人之一乔鑫鑫在老挝遭中共跨境抓捕;同年7月28日,卢思位被老挝警方逮捕,并遣返中国。
美国人权倡议智库“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曾在今年2月初发表的一个关于跨国镇压报告中指出,全球大多数跨国镇压行为由十个专制政权实施,中国政府是最主要的施压者之一,包括在埃及、马来西亚和泰国追捕维吾尔人群体等案例。
责任编辑:李沐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