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餐第一道先吃蔬菜可以防糖尿病?但有營養師提醒,有4類人不適合這個進食順序。特別是長者,先吃菜甚至可能會加速身體退化。年過60歲後,日常飲食還應該注意哪些抗衰老原則?
防糖尿病應先吃菜再吃飯?營養師揭4類人不適合
根據日媒《女性セブンプラス》報道,營養師野口知惠表示,先吃蔬菜並不一定對健康有益。根據《日本人膳食參考攝取量(2020年版)》建議,從富含纖維的蔬菜開始進食,可以幫助預防糖尿病,因其有助抑制餐後血糖水平的上升,並降低血糖水平指標糖化血色素。惟這項「蔬菜優先」的建議在2025年版本已經被刪除。她解釋指,因為其有效控制血糖的原意,已被大眾過度解讀為有助減肥。
她指出,蔬菜優先的重點是「吃完蔬菜10分鐘後再吃其他食物」,蔬菜中所含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具有黏性,會在腸道中形成一層膜,具有減緩後吃的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質吸收的作用,從而減少進入到血液中的糖分,以避免飯後血糖值突然升高。不過,先吃蛋白質其實一樣有助防止餐後血糖飆高。
甚麼人適合「蔬菜優先」的飲食順序?
野口知惠表示,有些人適合先吃蔬菜的次序,例如平常少吃菜的人,讓他們有機會吃更多蔬菜,但有些人卻不適合,因此進食順序應根據身體狀況而調整。例如60歲以後,肌肉量開始下降,應改為「蛋白質優先」的順序,先吃肉或魚,避免先吃菜就吃飽。
精神科醫生和田秀樹亦有相同的看法,更建議從60歲開始,先吃肉類,再吃碳水化合物,最後吃蔬菜,才是正確的飲食順序。因為年紀越大,吃得不夠的危害就越嚴重。當開始吃不下那麼食物、食量下降時,應該優先吃肉。肉類富含氨基酸色氨酸,是血清素的組成部分,有助維持肌肉力量,提高動力。而對於長者健康所需營養而言,碳水化合物比蔬菜更重要,由於碳水攝取不足,就會導致大腦缺乏能量,加速退化。
哪些人適合「蔬菜優先」?
- 想要抑制血糖上升的人
- 沒有吃蔬菜習慣的人
- 吃蔬菜量少的人
哪些人不適合「蔬菜優先」?
- 60歲以上的人:優先補充蛋白質,因為它們是合成肌肉的原料
- 想要增肌的人
- 有貧血問題的人:水溶性膳食纖維會抑制鈣和鐵的吸收,因此應在吃蔬菜之前補充鈣和鐵
- 擔心骨質疏鬆症的人
長者飲食抗衰老6大秘訣
野口知惠及和田秀樹均表示,長者除了留意進食順序,日常飲食還要注意以下重點:
1. 避免只吃某些食物
如果只吃一樣的食物會導致營養不均衡。日本全國性調查報告發現,飲食多元的人罹患認知障礙症的風險較低,所以不要只吃自己喜歡的食物。
2. 早上吃大量蛋白質
早上吃蛋白質更容易增肌,納豆、烚蛋、魚肉香腸等食物中都能輕鬆獲取蛋白質,一定要多吃。
3. 維他命D對維持骨骼健康至關重要
舞茸和香菇富含維他命D。她建議將香菇曬約15分鐘,提升風味之餘更可以增加維他命D的含量。
4. 想吃甜食就在下午吃
下午3點到4點之間,飯後血糖會緩慢上升,因此建議選在這個時間吃甜食。
5. 記錄飲食日記以管理健康
隨著年齡的增長,胃功能會下降,消化時間會變長,令人不易覺得餓。寫飲食日記,記錄哪些食物讓自己感覺良好,哪些食物讓自己感覺不好,有助管理健康。
6. 不要過度厭惡脂肪
很多人以為吃肥肉就變肥,但吃一點脂肪多的肉不會有問題,反而缺乏脂肪會導致過早衰老,所以適量攝入脂肪很重要。
延伸閱讀:烚菜會流失營養?營養師解構哪些蔬菜宜生吃/熟吃 這種沙律菜加熱吃更有益
—
相關文章:
15件小事降血糖逆轉糖尿病 不用戒甜品/澱粉?要先吃菜再吃飯?
改善糖尿病不是先吃菜?醫生解構正確進食順序減食量穩血糖 1招剎停暴飲暴食
改善糖尿病必吃10種蔬菜 這種被封「降血糖之王」 進食依1順序效果加倍!
患糖尿病不用戒紅肉?推介吃3大肉類助穩血糖 這種肉去皮後更護心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