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菜单
新闻新闻
  • 港聞
  • 中國
  • 国际的
  • 財經
  • 地產
  • 健康
  • 娛樂
  • 生活
What's Hot

財政部下周三在港發行第五期人民幣國債 規模為110億元人幣

9 10 月, 2025

湖南省人大副主任烏蘭接受調查 蒙古族女高官落馬

9 10 月, 2025

金栽禧@NCT WISH機場被偷拍觀看《我的英雄學院》內地網民批評視為「辱華動漫」 支持者認為與政治立場無關

9 10 月, 2025
Facebook X (Twitter) Instagram
新闻新闻
  • 港聞
  • 中國
  • 国际的
  • 財經
  • 地產
  • 健康
  • 娛樂
  • 生活
新闻新闻
  • Home
  • Buy Now
Home » 照顧腦退化家人不應說甚麼?7類說話應避免 醫生教正確溝通技巧
健康

照顧腦退化家人不應說甚麼?7類說話應避免 醫生教正確溝通技巧

新闻中心由 新闻中心9 10 月, 20251 分钟阅读
LinkedIn Twitter Facebook 电子邮件 Telegram WhatsApp 复制链接
照顧腦退化家人不應說甚麼?7類說話應避免 醫生教正確溝通技巧

面對腦退化的家人,要更有耐心,避免責備或情緒性的發言。除此之外,溝通時還要注意甚麼?有醫生分享與腦退化家人的正確溝通技巧,並列出不該說的7類說話,包括1種鼓勵,竟然可能會加劇腦退化患者的焦慮感?

照顧腦退化家人不應說甚麼?7類說話應避免

根據日媒《Medical DOC》報道,記憶診所院長、精神科醫生內門大丈表示,與腦退化症患者溝通時,首先要記得避免使用「不」、「不行」等負面字眼。他盤點7種不該對腦退化症患者說的話。

 

如何與腦退化患者正確溝通?

1. 不要直接指出現實

腦退化患者的行為可能會讓周遭的人感到困惑,例如明明已經辭職了卻提出要上班的,吃完早餐後又說要吃早餐,或者抱怨看到根本不存在的昆蟲。然而,腦退化患者本人並不覺得有問題或意識到自己搞錯了。當周圍的人指出現實情況時,反而讓他們感到困惑或憤怒,因為在他們看來,是自己完全正常且正確的行為被否定了。在這種情況下,最好避免向他們直接說明現實,而是試著根據他們的言行做出積極的回應。

錯誤vs正確的說法

  • 「工作?你已經辭職了。」→「今天要做甚麼工作?」
  • 「不是已經吃完飯了嗎?」→「等一下喔,我現在去做飯。」
  • 「周圍都沒有昆蟲喔。」→「真可怕,我們到房間裡避開牠。」

2. 不要強行糾正錯誤

多數情況下,腦退化患者其實意識不到自己的言行不當,但其實他們的言行是有原因的。例如,如果他們把塑膠等非食物的物件放進嘴裡,如果直接糾正,可能會令他們感到尷尬或憤怒。重要的是,要考慮到他們行為背後動機,而不是否定他們。

錯誤vs正確的說法

  • 「那不是食物。」→「你覺得餓嗎?」
  • 「別這樣做。」→「這是我昨天買的糖果,我們一起吃吧。」

3. 不要強迫或威嚇

假如正準備好洗澡時,腦退化患者卻突然說「不想洗」。這時千萬不要強迫或威脅他們,這樣只會讓他們更加反感。即使他們乖乖聽話,可能都會有怨言,積怨日久,最終就會令關係惡化。最好的方法是問他們為甚麼不想洗澡。如果能夠找到拒絕洗澡的理由,例如「我不喜歡水太燙」或「我的傷口很痛」,就能得出解決的方法,調整水溫、保護好傷口等,更容易讓他們同意洗澡。

錯誤vs正確的說法

  • 「好了,你總之就去做。」、「你不去,之後不舒服我不管你了。」→「為甚麼不想洗澡?」

4. 不要心急

當一個人患上腦退化後,以前可以輕鬆做好的事,現在不只要花更長時間,甚至也無法很好地完成。然而,為了盡可能長時間地保留剩餘的認知和行動能力,可以的話最好還是要讓他們獨立完成。在他們嘗試的時候催促,不僅會令他們感到不耐煩,更可能會失去信心,甚至會降低對待事情的積極性。重要的是,照顧者要有心理準備腦退化患者做事是需時的,就能保持更輕鬆的心態來應對。

錯誤的說法

  • 「快點!還沒完成?」
  • 「你打算要做多久?」

5. 不要責備或貶低

腦退化患者可能做出令家人難以理解的事情,或者無法完成本該完成的事。當照顧者陷入困境時,可能會批評腦退化患者的行為或貶低他們的失敗。但這些話可能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更好的選擇是體諒腦退化患者的感受,告訴他們希望他們下一步做甚麼,或者自己會做甚麼。

錯誤vs正確的說法

  • 「你為甚麼要做這種事?」→「謝謝你這樣做了。下次不如試試看那樣做?」
  • 「你連這點事都做不到嗎?」→「對不起,我應該早點跟你解釋的。」

6. 不要搶走他們能做的事

隨著病情發展,腦退化患者完成事情的時間變得更長,也更加容易出錯。不過,在身邊人的輔助下,他們仍然可以做到很多事情。而承擔責任、完成任務所帶來的成功感,對他們的身心健康有正面的幫助。剝奪他們的做事的機會,等於在剝奪成就感和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從會變得沮喪,覺得「不被需要」。重要的是盡可能地支持他們繼續完成任務,可以分擔任務或在一旁守望著。

錯誤vs正確的說法

  • 「我來做吧。」→「我做這個,那請你做那個。」
  • 「很危險,別碰。」→在遠處看著,只在有危險的時候伸出援手。

7. 不要給予過多的鼓勵

腦退化患者在早期階段,往往就會意識到事情進展不如以前順利,並可能因此感到一定程度的焦慮。為了讓他們振作起來,周圍的人可能會抓住一切機會說一些鼓勵的話。但這些話有可能被誤解成「指出他們目前無法做到的現狀」,更有機會加劇焦慮。重要的是要意識到,承認他們的能力,比起反復鼓勵他們完成做不到的事情,更能鼓舞人心。

錯誤vs正確的說法

  • 「你可以做到的!」、「加油努力再試試。」→「謝謝你這樣做。這對我有幫助。」

與腦退化家人正確溝通技巧 注意5件事

在與患有腦退化的家人溝通時,還要留意以下事項:

1. 仔細聆聽對方所說的話

認真傾聽腦退化家人的傾訴,體諒他們的感受,重要的是帶著渴望學習和理解的心態進行溝通。聆聽時,點頭表示肯定和理解,「我明白了」、「你過得真不容易」或「我感同身受」,這些話也會讓他們感到安心,知道自己被理解。患者關注自己的程度可能超乎想像,因為即使聽不懂他們說的話,也不要不理會。

2. 配合他們的步調溝通

照顧者要配合患者的節奏,放鬆保持平常心,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壓力。例如,如果在對話中出現口誤或事實陳述有偏差,繼續聽就好,不要指出來也不要打斷,直到患者說完。如果家人正在做某件事,即使進度有點慢,也應該繼續從旁觀察。除非他們主動要求您幫忙,否則不必要地干擾並打亂他們的節奏,只會讓患者感到不滿和壓力。

3. 眼神交流

對話時保持眼神接觸。保持視線平齊表示雙方處於平等地位,直視對方則能反映真誠。即使患者可能坐在輪椅上或躺在床上,也要盡量避免站著與他們交談。這會讓對方有被俯視的印象,可能導致焦慮和不安。

4. 靠近耳邊清晰地說話

許多腦退化患者年事已高,聽力下降。如果說話聲音低沉、含糊不清或語速過快,他們就容易聽不見或聽不懂,甚至可能產生懷疑。因此交談時,務必靠近他們的耳朵,緩慢、大聲且明亮地說話。

5. 不要無緣無故生氣

除了避免使用負面字眼和以上「不該說的話」之外,盡量避免生氣或責罵也很重要。即使病情惡化導致認知功能下降,他們的情緒和自尊仍會維持相對較長時間。此外,患者的言行背後往往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因此,當被責罵或大聲呵斥時,他們雖然不理解,卻依然會有不舒服、憤怒、悲傷等負面情緒,繼而加重腦退化的症狀。

延伸閱讀:如何逛超市可增肌防腦退化?抗老名醫列4大健康長壽貼士 坐下常抖腳竟防關節炎!

—

相關文章:

30秒吞嚥自測知健康 吞嚥不足這次數 恐患癌/中風/腦退化

長者必學!手指轉一轉可防腦退化症?4組健腦手指操 1分鐘增強記性

常吃這種魚大腦恐變笨!營養師列6大傷腦食物 常吃更易腦退化

長者常說4句話 恐是認知障礙症先兆!改變10件事風險大減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电子邮件 Telegram 复制链接
新闻中心
  • 网站

新闻编辑部为您带来全球华人社区的最新资讯。我们致力于提供准确、及时的新闻报道,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让读者全面了解时事动态。

Keep Reading

家中暗藏不育風險?盤點24種家居用品恐損生殖力 沙發床墊也上榜!

胃酸倒流易致食道癌?專家教自測6大常見症狀 飯後最忌一姿勢

脂肪肝|1種「健康」飲品比汽水更傷肝!研究揭每日喝1罐 脂肪肝風險增60%

糖尿病|40歲女改變吃飯1習慣 2個月減7kg 逆轉糖尿病前期

低頭族2招自測頸椎病風險 醫生教每日5分鐘頸部伸展 放鬆肩頸防頸椎變形

寒露節氣2025|養生宜重防寒潤燥 中醫推介13款湯水食物 滋陰潤肺健脾胃

编辑精选

湖南省人大副主任烏蘭接受調查 蒙古族女高官落馬

9 10 月, 2025

金栽禧@NCT WISH機場被偷拍觀看《我的英雄學院》內地網民批評視為「辱華動漫」 支持者認為與政治立場無關

9 10 月, 2025

警夥入境處荃灣掃黃 拘8內地女

9 10 月, 2025

以哈谈判进入关键一天 取得重大进展

9 10 月, 2025

2025「樂.誼國際音樂節」 以樂會眾穿梭四季更替

9 10 月, 2025

最新消息

「ESG認證嘉許暨永續發展論壇2025」即將舉行 智創永續 綠色啟航

9 10 月, 2025

早餐店老闆觸電 妻子膠桶猛砸成功救命 發生觸電該怎麼辦?|有片

9 10 月, 2025

周嘉洛餅印胞妹疑似曝光?網民:女版金城安 父拋妻棄子單親成長 極孝順仍與母妹同住

9 10 月, 2025
Facebook X (Twitter) TikTok Instagram
© 2025 新闻. 版权所有。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接触

在上方输入并按 Enter 键进行搜索。按 Esc 键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