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10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王君宜综合报导)日本政府将自本周四(10月9日)起,大幅扩大出口风险审查范围,要求企业对出口产品进行“军民两用”用途确认,涵盖机床、集成电路(IC)与无人机等六大领域。此举被视为东京加强防止民用技术被转用于军事目的的重要措施之一。
六大类产品纳入新规
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告,新规涵盖的六大类产品包括机床、雷达、集成电路(IC)、无人机及其零件、导航装置与测试设备。
依规定,企业在出口前必须自主确认产品是否可能被转用于军事目的,并评估进口方是否涉及武器生产;若存在疑虑,须向经济产业大臣提出特别许可申请。
日本长期依据《外汇及外国贸易法》实施“安全保障贸易管理制度”,以防止武器及大规模毁灭性武器(WMD)开发相关的物资外流。
新规定适用于除美国、欧洲、韩国等27个“A组国家”以外的所有国家与地区,包括中国与东南亚。
该制度原仅适用于向联合国安理会武器禁运名单上的10个国家(包括阿富汗、朝鲜、伊拉克等)出口时进行审查,如今适用范围大幅扩大。
中国与东南亚为主要受影响市场
据《日经亚洲》报导,纳入新规的六大类产品在2024财年出口总额约4.67万亿日圆(约310亿美元),占日本总出口约4%。
其中集成电路为最大类别,出口额达3.87万亿日圆(约257亿美元),台湾为最大买家占1.14万亿日圆(约75亿美元)、东盟(ASEAN)国家9370亿日圆(约62亿美元)、中国9230亿日圆(约61亿美元)。这类芯片除广泛应用于手机与电脑等民用产品外,亦可用于军用装备,因此被列为高风险管制项目。
机床出口额约4422亿日圆(约29亿美元),其中逾2100亿日圆(约14亿美元)流向中国,印度及东盟亦为主要市场。由于日制机床精度高,可能用于制造传统武器与军事设备,因此被纳入严格管控范围。
加强企业审查与政府支援
多家大型制造商已启动应对措施。日本制钢所(Japan Steel Works)已通知员工并增加审查项目;重工巨头IHI公司(前称“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则修订内部规章与审查程序,涵盖飞机引擎及火箭产品;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亦采取类似措施。
德勤东松战略研究所(Deloitte Tohmatsu Strategy Institute)研究员平木彩香(Ayaka Hiraki)指出,新政策有助“确保一定程度的公平性”,避免部分企业因规避审查而获得不正当竞争优势。她并强调,中小企业面临的行政与情报负担尤为沉重,政府应强化情报共享与协助。
防堵“间接出口”与既有漏洞
日本政府同时将强化防范“间接出口”风险,即经由美欧等严管国转运至军事用途国家。若经济产业大臣认定存在此风险,出口商亦须取得许可。
《日经新闻》曾于2023年7月报导,部分日本与德国制造的高精度机床曾经由转手流入中国,疑被用于核武研发。报导揭露,部分出口原本名义是民用,但最终流向中共军事研究机构或核工业单位。
日本政府强调,此次改革旨在在兼顾正常贸易的同时,强化对敏感技术与物资的防扩散管理。政府并将与同盟国紧密合作,确保出口管制的透明性与一致性,防止关键技术外流。
责任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