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菜单
新闻新闻
  • 港聞
  • 中國
  • 国际的
  • 財經
  • 地產
  • 健康
  • 娛樂
  • 生活
What's Hot

香港鐵路博物館40周年6大特備免費親子活動 博物館同樂日/親子工作坊邊玩邊學鐵路歷史

17 10 月, 2025

會財局譴責羅兵咸永道及兩位合夥人 涉多項審計缺失 罰款160萬

17 10 月, 2025

遼寧校園餐問卷被曝只能填「滿意」 教師勒令學生擦走負評

17 10 月, 2025
Facebook X (Twitter) Instagram
新闻新闻
  • 港聞
  • 中國
  • 国际的
  • 財經
  • 地產
  • 健康
  • 娛樂
  • 生活
新闻新闻
  • Home
  • Buy Now
Home » 常說1類詞語恐腦退化先兆 1原因忌常問「為甚麼」 專家教對話6招鍛鍊大腦
健康

常說1類詞語恐腦退化先兆 1原因忌常問「為甚麼」 專家教對話6招鍛鍊大腦

新闻中心由 新闻中心16 10 月, 20251 分钟阅读
LinkedIn Twitter Facebook 电子邮件 Telegram WhatsApp 复制链接
常說1類詞語恐腦退化先兆 1原因忌常問「為甚麼」 專家教對話6招鍛鍊大腦

【腦退化先兆】除記憶力衰退之外,說話方式的改變也可能是腦退化先兆。有專家指,日常對話中若頻繁使用1類特定的詞語,可能是腦退化先兆。對此,專家提出6種對話訓練方法,透過有意識的言語鍛鍊來改善大腦功能。

腦退化先兆|不止記憶轉差!常說1類詞語恐中招

根據日媒《Diamond Online》報道,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理研)革新知能統合研究中心團隊主管大武美保子接受訪問時指出,隨著步入中年階段,人們往往開始擔憂大腦健康狀況。與身體其他部位不同,大腦的狀態難以從外部直接觀察,但實際上透過對話即可窺見其運作情形。過往神經科學研究證實,日常對話內容能如實反映認知功能狀態,若對話持續出現障礙,就該重新審視大腦健康問題。她列舉以下5種值得注意的說話異常表現:

  • 經常無法記起人名或物品名稱,慣性使用「那個」、「這個」代名詞替代。
  • 談話過程中突然中斷,不知後續該說甚麼。
  • 難以清晰闡述事情經過或觀點。
  • 說話時突然忘記原本要表達的內容。
  • 反覆講述相同的故事或訊息。

【同場加映】腦退化症(又稱「認知障礙症」)症狀⬇⬇⬇

 

4大對話習慣 讓大腦偷懶

大武美保子表示,大腦本質上處於節能模式,儘管其重量僅佔體重約2%,但神經細胞卻消耗全身20%的能量,而拒絕將能量與血液中的糖分輸送至未活躍的神經細胞。在正常狀態下,受刺激的神經元會產生電訊號,將訊息傳遞給其他神經元,然而缺乏能量的神經元將停止產生電訊號,導致神經網路本身發生阻塞。最終,隨著沒有反應或死亡的神經元數量逐漸增加,神經網路最終會從阻塞轉變為關閉。她列出以下4種對話風格,屬於無意識對話的典型例子,若這些模式根深蒂固,將為神經網路帶來多重問題:

大武美保子指,以下對話風格是「無意識對話」的典型例子,如果它們根深蒂固,就會為神經網路帶來各種問題。

  1. 喜歡英雄故事的類型:這類人總是不斷吹噓自身過去成就與名人交往經歷,即使周圍聽眾已對重複內容感到厭倦。
  2. 話題竊賊類型:特徵是在他人尚未表達完整時便強行打斷對話,隨即轉移話題至自身經歷。
  3. 無回應類型:這類人缺乏主動傾聽意願,僅以「嗯」、「知道了」等機械回應敷衍,實際注意力早已分散,即使聽到陌生詞彙也不會主動提問。
  4. 當下否定型:習慣性否定他人言論,經常使用「不是這樣」、「我的意思是」等開頭語來反駁。

專家教對話6招鍛鍊大腦 製造笑聲也有效?

大武美保子指出,即使大腦因廢物累積出現生理老化,認知功能仍可透過日常對話維持一定水平。據研究顯示,大腦的可塑性,即重建能力,在人體中僅次於肌肉。當進行語言溝通時,神經細胞間的連結會獲得強化,甚至可能形成新的神經網路。智能對話則能歸納為兩大要素,口語表達需回憶熟悉事件並轉化為對方能理解的敘述;聽力理解則需專注組織對方話語,記住重點並提出疑問。

她進一步指出,這種看似簡單的對話過程其實需要高階認知功能進行多工處理,其中大腦的功能之一為工作記憶,負責暫存資訊、提取必要內容與過濾冗餘訊息,在對話中持續對照對方言談與自身經驗,正是維持大腦功能的關鍵。為避免大腦承受過度壓力,她也提出6招鍛鍊大腦的具體方法:

 

6大對話方法助鍛鍊大腦:

1. 聽力與說話比例維持6:4

隨著年齡增長導致認知功能逐漸衰退,會愈發難以傾聽他人。這是由於理解與自身相異的觀點及思維過程需要複雜的大腦運算處理,應培養專注傾聽而非急於表達的習慣,透過刻意練習對大腦施加良性壓力。

2. 將「我接下來應該談甚麼?」轉為「我該問甚麼?」

當對方發言時,若持續思考後續要講述的內容,最終將導致傾聽品質下降。若能將注意力聚焦於想提問的內容,便能自然保持專注傾聽的狀態,而適時提問更能深化對話層次。

3. 避免使用「為甚麼」這個詞

與其直接詢問「為甚麼」來尋求答案,不如改用具體問題引導對話,例如「從甚麼時候開始」、「和誰一起」或「在哪裡」等問法。透過持續提問,既能逐步了解對方的個性與生活脈絡,同時也能鍛鍊自身的洞察力與思考能力。

4. 談論最近發生的事情

應聚焦於近期發生的事件而非陳年舊事,透過分享新體驗、新發現或驚喜見聞,能同步強化「記住(memorization)」、「保留(retention)」、「回憶(recall)」這三種記憶功能。建議持續保持對生活素材的敏感度,主動發掘新題材並積極進行口語表達。

5. 充分利用專有名詞和數字

研究顯示,記憶功能較強者通常能更細膩地描述經歷。舉例來說,當談論參觀城堡的旅行時,與其僅說「爬城堡塔很有趣」,不如加入具體專有名詞,例如城堡的名稱或建造城堡的大名,以及數字,如城堡塔的高度。

6. 嘗試帶入幽默或製造笑聲

可嘗試尋找引發笑聲的對話技巧,分享自身無傷大雅的失敗經歷便是佳例。例如透露些微笨拙失誤或小意外,觀賞短劇學習喜劇節奏與即興技巧也很有幫助。透過培養靈活思維、故事構建力、情境判斷與快速反應能力,能有效提升大腦神經網路的可塑性。

資料來源:《Diamond Online》、醫管局

延伸閱讀:研究推薦7大超級護腦食物 腦退化風險降46% 這種水果每周吃3次有效!

—

相關文章:

照顧腦退化家人不應說甚麼?7類說話應避免 醫生教正確溝通技巧

哈佛研究揭1種飲食法防腦退化 大腦萎縮速度減50% 醫生教多吃3類食物有效

防腦退化秘訣大公開 必做報紙球護腦訓練 認知力6周後提升|附詳細步驟

按摩可防腦退化!研究揭常按頭頸4部位 護腦功效增3倍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电子邮件 Telegram 复制链接
新闻中心
  • 网站

新闻编辑部为您带来全球华人社区的最新资讯。我们致力于提供准确、及时的新闻报道,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让读者全面了解时事动态。

Keep Reading

本地夏季流感恐延續至11月 專家籲選購快測留意1數值 提高靈敏度

彩虹餐盤護心排毒防中風 營養師解構五色蔬果營養 三餐如何搭配?

營養師教3大「回春」飲食秘訣 推介早餐餐單 一星期逆齡10歲

高燒不退勿輕視!恐屬4類致命疾病徵兆 伴隨5大症狀速求醫

93歲婆婆血管年齡僅20歲 養生長壽秘訣大公開 1個洗澡習慣超有效?

本港前列腺癌新症年增逾2700宗 常吃2類食物易中招 專家教5大貼士降風險

编辑精选

會財局譴責羅兵咸永道及兩位合夥人 涉多項審計缺失 罰款160萬

17 10 月, 2025

遼寧校園餐問卷被曝只能填「滿意」 教師勒令學生擦走負評

17 10 月, 2025

曾展望盼情侶檔拍旅遊節目玩笨豬跳 葉蒨文被指似「水怪」冇嬲 頻出活動要賺奶粉錢?

17 10 月, 2025

牛頭角彩德邨驚現蛇蹤 男子被咬傷手指流血送院

17 10 月, 2025

组图:墨西哥暴雨成灾 增至64死67失踪

17 10 月, 2025

最新消息

UNIQLO 20周年激減!衛衣/外套/恤衫/TEE/針織低至5折起 $1加購限定環保袋 

17 10 月, 2025

廣州地鐵接受Visa晶片卡入閘乘車 增跨境出行便利

17 10 月, 2025

蘭州醫院發「喜報」慶祝門診人數創佳績 網民諷刺:何時到火葬場?

17 10 月, 2025
Facebook X (Twitter) TikTok Instagram
© 2025 新闻. 版权所有。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接触

在上方输入并按 Enter 键进行搜索。按 Esc 键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