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菜单
新闻新闻
  • 港聞
  • 中國
  • 国际的
  • 財經
  • 地產
  • 健康
  • 娛樂
  • 生活
What's Hot

屋苑連錄上車換樓客承接 環宇海灣1150萬沽

10 10 月, 2025

恒生私有化|滙控未止跌 大行料短期陣痛、長期受益 反應過度成吸納機會

10 10 月, 2025

國慶中秋8天長假 8.88億人次國內遊消費8090億

10 10 月, 2025
Facebook X (Twitter) Instagram
新闻新闻
  • 港聞
  • 中國
  • 国际的
  • 財經
  • 地產
  • 健康
  • 娛樂
  • 生活
新闻新闻
  • Home
  • Buy Now
Home » 「AI閉環經濟」加大泡沫風險 IMF及英央行等紛預警 高盛反駁與2000年不同
財經

「AI閉環經濟」加大泡沫風險 IMF及英央行等紛預警 高盛反駁與2000年不同

新闻中心由 新闻中心10 10 月, 20251 分钟阅读
LinkedIn Twitter Facebook 电子邮件 Telegram WhatsApp 复制链接
「AI閉環經濟」加大泡沫風險 IMF及英央行等紛預警 高盛反駁與2000年不同

甲骨文日前被指雲計算業務利潤率顯著低於預期後,市場開始憂慮AI相關股的盈利能力,加上OpenAI相繼宣佈與甲骨文、Nvidia及AMD的合作,從而形成了一種「AI閉環經濟」,更可能加大泡沫風險,連國際貨幣基金(IMF)、英國央行及牛津經濟研究院等機構近日也不約而同作出預警,並將目前環境與2000年科網泡沫作出比較。不過,高盛認為今輪科技股上漲尚未達到泡沫水平,主因升勢由強勁的基本面和盈利增長帶動,並非純粹的投機狂熱。

綜合媒體報道,甲骨文被指上季透過出租由Nvidia晶片驅動的伺服器獲約9億美元收入,毛利率僅14%,遠低於其傳統軟件業務約70%的整體毛利率,在某些情況下出租較小批量時,更出現了「相當可觀」的虧損。

OpenAI近期敲定一系列協議

此外,OpenAI近期敲定了一系列協議,重點在於利用龐大的算力需求為籌碼,換取晶片供應商的深度綁定和資金支持,增加了整個生態的系統性關聯與風險,被外界形容為「AI閉環經濟」。

OpenAI近期敲定了一系列協議,利用龐大算力需求為籌碼,換取晶片供應商的深度綁定和資金支持。

其中包括Nvidia承諾向OpenAI投資1,000億美元成為股東,而OpenAI直接向Nvidia購買包括GPU在內的AI設備;同時,AMD同意向OpenAI提供大批股票認股權證,總計可達10%股份,OpenAI則使用並協助開發AMD下一代AI圖形處理器晶片。此外,OpenAI與甲骨文簽署了3,000億美元合作,共同在美國建造數據中心,而甲骨文又花數十億美元購買Nvidia晶片,意味資金將回流到Nvidia。

類似的循環關係也出現在雲端公司CoreWeave身上,Nvidia在其IPO前取得7%股權,之後向其購買63億美元的雲端服務,而CoreWeave正是出租Nvidia晶片的業者。至於OpenAI在IPO前也獲得CoreWeave的3.5億美元投資,最近更擴大雲端合約至224億美元,甚至OpenAI金主微軟也是CoreWeave主要客戶之一,最終令OpenAI與Nvidia之間關係更緊密。

循環交易失敗 恐掀骨牌效應

然而,OpenAI在財務上存在巨大缺口,據報今年上半年收入僅為45億美元,而今年簽署各項協議總價值估計已達1萬億美元。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也曾坦言,OpenAI目前還沒有錢支付所有設備,並估計每建設1吉瓦的容量的AI數據中心成本,將達500億至600億美元。

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坦言,OpenAI目前還沒有錢支付所有設備。

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坦言,OpenAI目前還沒有錢支付所有設備。

Morningstar分析師Brian Colello警告,如果一年後AI泡沫爆破,Nvidia與 OpenAI的交易或許就是早期線索之一,若情況惡化,這種循環關係也恐怕是主因。Zacks Investment Management客戶投資組合經理Brian Mulberry亦表示,任何一筆交易的失敗,都會產生令人擔憂的多米諾骨牌效應(Domino effect)。

Bernstein分析師Stacy Rasgon則在報告中表示,OpenAI行政總裁Sam Altman「有能力讓全球經濟崩潰10年,也可能帶領我們前往應許之地,我們還不知道哪種情況會發生」。

AI預期倘減弱 股市勢受衝擊

另一方面,英國央行周三在一份報告中明確指出,AI熱潮推高的科技股估值可與2000年科網泡沫相提並論,一旦市場對AI預期減弱,或美國聯儲局的獨立性信心動搖,全球金融市場恐出現劇烈修正,其中以股市尤其容易受衝擊。報告也列舉了一些下行風險,例如電力或晶片短缺可能拖慢AI進展,以及新技術變革令AI基礎設施需求減少等。

IMF總裁在一場演講也警告,全球股價因AI樂觀情緒而飆升,但金融狀況可能突然轉向,目前估值正逼近25年前科網熱潮的水平,若市場出現大幅回調,金融環境收緊將拖累全球經濟增長。

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Adam Slater亦指出,AI領域已出現典型泡沫跡象,科技股佔標普500指數比重近40%,估值顯著超出合理價值,即使AI最終帶來多大變革仍存在巨大不確定性,市場對AI技術的樂觀情緒已近乎狂熱。

針對AI企業的循環關係,哈佛甘迺迪學院AI政策研究員Paulo Carvao亦認為情況與科網熱潮時期有着相似之處,在1990年代末,許多循環投資圍繞廣告與互相推銷,初創彼此購買服務以誇大增長,如今AI企業雖有實際產品與客戶,但支出遠超其盈利能力。

高盛:升勢有堅實盈利作支撐

不過,高盛對於這場「AI泡沫論」則予以反駁。該行認為,雖然市場呈現出部份歷史性泡沫的特徵,但尚未身處其中,因為今輪科技股上漲有堅實的盈利增長作支撐、龍頭企業擁有強大的資產負債表,加上現時AI領域的競爭主要由少數幾家巨頭主導,與過往泡沫時期常有大量新企業湧入及競爭格局混亂有所不同。

該行指出,美股「七巨頭」的預期PE中位數約27倍,遠低於2000年科技泡沫高峯時龍頭公司約52倍的水平,若從PEG比率來看,美國科技股目前水平亦低於1990年代末的泡沫高位。以歷史收益為基礎的PEG比率則顯示,科技泡沫高峰時達3.7倍,目前僅1.7倍。

報告又提到,在1999年至2000年期間,科技股很大部份回報來自估值擴張,而目前科技股則具有堅實的盈利增長;並預計美股「七巨頭」2025綜合淨資產收益率將達46%、淨利潤率為29%,遠高於2000年科技泡沫時期主導公司16%的淨利潤率。

惟高盛也提醒,近期科技公司的債務融資活動增加,是值得關注的轉變,雖然市場尚未進入全面的AI泡沫,但如果投資者對AI主題的信心或耐心減弱,市場回吐的風險仍然存在。

相關文章:貝索斯稱AI投資猶如「產業泡沫」 長線仍可造福社會

甲骨文暴升背後是一場「豪賭」資本開支大增令財務受壓 單一大客OpenAI涉兩大隱憂|財經拆局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电子邮件 Telegram 复制链接
新闻中心
  • 网站

新闻编辑部为您带来全球华人社区的最新资讯。我们致力于提供准确、及时的新闻报道,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让读者全面了解时事动态。

Keep Reading

恒生私有化|滙控未止跌 大行料短期陣痛、長期受益 反應過度成吸納機會

美國勞工統計局傳召回員工 擬月底前發佈上月CPI數據

ChatGPT月活躍用戶達7億 佔全球成年人口10% 每秒2.9萬次查詢

港股調整26300為關鍵支持|古天后

新創科企遇信任瓶頸 北都AI夏令營助建立市場認知 內企來港借北都拓海外

恒生私有化.拆局|恒生內部掀裁員慌 重災區或涉三大部門 解構私有化真正原因

编辑精选

恒生私有化|滙控未止跌 大行料短期陣痛、長期受益 反應過度成吸納機會

10 10 月, 2025

國慶中秋8天長假 8.88億人次國內遊消費8090億

10 10 月, 2025

杜德偉將《脫掉》昇華:狂野變賞心悅目 怕嚇親家長老師唔敢再除剩條底褲丨獨家

10 10 月, 2025

男童虛報八仙嶺25名師生被困山火 警列「浪費警力」跟進

10 10 月, 2025

【直播】川普与芬兰总统斯塔布举行双边会谈

10 10 月, 2025

最新消息

工商舖9月錄351宗註冊 按月升9.7%

10 10 月, 2025

美國勞工統計局傳召回員工 擬月底前發佈上月CPI數據

10 10 月, 2025

洩密報復︱職員為私憤向外國「報料」 累貨船公海被攔查損國家利益

10 10 月, 2025
Facebook X (Twitter) TikTok Instagram
© 2025 新闻. 版权所有。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接触

在上方输入并按 Enter 键进行搜索。按 Esc 键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