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菜单
新闻新闻
  • 港聞
  • 中國
  • 国际的
  • 財經
  • 地產
  • 健康
  • 娛樂
  • 生活
What's Hot

工商舖9月錄351宗註冊 按月升9.7%

10 10 月, 2025

美國勞工統計局傳召回員工 擬月底前發佈上月CPI數據

10 10 月, 2025

洩密報復︱職員為私憤向外國「報料」 累貨船公海被攔查損國家利益

10 10 月, 2025
Facebook X (Twitter) Instagram
新闻新闻
  • 港聞
  • 中國
  • 国际的
  • 財經
  • 地產
  • 健康
  • 娛樂
  • 生活
新闻新闻
  • Home
  • Buy Now
Home » 港長期停牌公司連跌3年後回升 86間已停牌逾3個月 致同料不會顯著惡化
財經

港長期停牌公司連跌3年後回升 86間已停牌逾3個月 致同料不會顯著惡化

新闻中心由 新闻中心9 10 月, 20251 分钟阅读
LinkedIn Twitter Facebook 电子邮件 Telegram WhatsApp 复制链接
港長期停牌公司連跌3年後回升 86間已停牌逾3個月 致同料不會顯著惡化

據致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公布的針對香港上市公司面對欺詐指控及停牌的研究結果顯示,本港長期停牌公司的數目在連跌3年後回升,截至今年8月底止的一年內,停牌超過3個月的上市公司數目按年上升7.5%或6間至86間。

上市公司增加 致同稱停牌反彈屬正常

致同中國法證調查服務主管合夥人湯飈表示,雖然長期停牌公司的數量增至86間,但相較於3年前仍下降約30%,同時考慮現時上市公司總數已增加至2,600多家,認為這個反彈屬正常情況。他續指,宏觀經濟環境確實有影響,包括環球的地緣政治風險;佔據香港市值70%的上市公司總部在內地,他們正受國內經濟內捲和競爭加劇影響,不過估計未來隨著A+H股上市趨勢持續及市場回暖,能夠令企業資金流持續改善,本港上市公司停牌數量可能將會減少。

湯飈還指出,相較於疫情期間的悲觀情緒,現在市場氛圍相對審慎樂觀,但考慮到部分行業仍面臨壓力,預期短期內香港上市公司的停牌數量可能維持現時在80至90間,且不會顯著惡化。

消費公司停牌上升明顯

至於被停牌的公司板塊。湯透露,過去幾年內房企業停牌較多,但這一兩年中目前消費品行業公司停牌比例亦上升明顯,可能與現時消費降級、市場競爭激烈導致資金流緊張有關。此外,金融服務業也出現較多案例,特別是一些涉及借貸業務的公司,它們受壞帳率上升、資金流等問題影響較大。

被核數師指控欺詐停牌個案多

致同研究報告顯示,上市公司受到管理層或股東引發的停牌比例按年上升12%至34%;被核數師指控欺詐的停牌個案接近一半,佔比約51%;而遭監管機構主導的停牌個案比例,則從去年的28%下降至今年的 15%。湯飈指出,由管理層或股東觸發的34%個案中,高達92%遭停牌 ,較去年的50%大幅增加,當中46%指控涉及董事或高層不當行為,36%與未披露交易有關。這反映在宏觀經濟環境面臨挑戰、資金流動趨緊的情況下,企業管理層與董事間圍繞財務問題的糾紛日益增加,不當交易及挪用公司資金的情況亦有上升趨勢。

指控集中利潤誇大及內部監控缺失

至於由核數師觸發的個案中,湯則稱,今年核數師所有指控均導致上市公司停牌,且無一在6個月內成功復牌。而2024 年由核數師觸發的個案中,僅20%成功復牌,且復牌所需時間均超過一年。今年核數師的指控主要集中於利潤誇大(28%)及內部監控缺失(22%)。突顯出部分公司傾向誇大盈利以吸引投資者、抬高股價或達到業績指標。

對於由監管機構導致的停牌個案,致同香港法證調查服務合夥人林肇基表示,雖然由監管機構主導的停牌個案比例按年下降13個百分點,但在遭相關部門指控涉及欺詐指控的個案中,超過83%最終被停牌,反映出執法部門持續打擊企業欺詐行為。值得留意的是,隨著AI公告審查系統的引入,證監會今年沒有再引用《證券及期貨條例勒令一些懷疑存在重大欺詐行為的公司停牌,而是似乎正在進行更具預防性和針對性的查詢。

設立OTC是一個好的措施

被問及港交所正研究OTC(場外交易所)對本港已除牌但仍有質素的公司的作用。湯飈指出,設立OTC是一個好的措施,對於上述類別的公司而言確實是一個翻身機會,同時對於小股東而言更是一個「求生有門」的措施。他說,OTC市場能為這些公司股票繼續提供公開買賣的市場,即使價格較低,惟也能為小股東創造流動性和保留公司價值。

致同報告還顯示,復牌公司數量連續三年超過了除牌公司,(2025 年: 31間復牌、29間除牌;2024年:43間復牌、39間除牌;2023年:55間復牌、45間除牌),顯示出香港上市公司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在避免企業欺詐方面持續進步。

報告還指出,企業在復牌過程中應聚焦5大關鍵步驟,包括發布核數師報告、展現管理層誠信、進行獨立調查並積極溝通、開展內部控制審查,以及尋求法證會計師、律師和財務顧問等專業意見。企業唯有與持份者保持有效溝通,方能重建市場信任。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电子邮件 Telegram 复制链接
新闻中心
  • 网站

新闻编辑部为您带来全球华人社区的最新资讯。我们致力于提供准确、及时的新闻报道,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让读者全面了解时事动态。

Keep Reading

美國勞工統計局傳召回員工 擬月底前發佈上月CPI數據

ChatGPT月活躍用戶達7億 佔全球成年人口10% 每秒2.9萬次查詢

港股調整26300為關鍵支持|古天后

新創科企遇信任瓶頸 北都AI夏令營助建立市場認知 內企來港借北都拓海外

「AI閉環經濟」加大泡沫風險 IMF及英央行等紛預警 高盛反駁與2000年不同

恒生私有化.拆局|恒生內部掀裁員慌 重災區或涉三大部門 解構私有化真正原因

编辑精选

美國勞工統計局傳召回員工 擬月底前發佈上月CPI數據

10 10 月, 2025

洩密報復︱職員為私憤向外國「報料」 累貨船公海被攔查損國家利益

10 10 月, 2025

羅樂林老婆陳寶儀罕露面仍有少女味  夫妻「分居」14年一動作見真實關係  曾患重病處死亡邊緣

10 10 月, 2025

黃大仙公屋天降花盆打中人 7旬男住戶被捕

10 10 月, 2025

俄导弹碎片致阿塞拜疆客机坠毁 普京认责

10 10 月, 2025

最新消息

高血壓年輕化難預防?醫生教自測3大先兆 必做1運動8周降血壓

10 10 月, 2025

太子酒店SAVVY自助餐5折優惠!低至$323/位起 歎燒鮑魚/帝王蟹/龍蝦 食足3.5小時

10 10 月, 2025

中環美銀中心高層放售 單位意向呎價1.8萬

10 10 月, 2025
Facebook X (Twitter) TikTok Instagram
© 2025 新闻. 版权所有。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接触

在上方输入并按 Enter 键进行搜索。按 Esc 键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