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10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夏松报导)汇丰控股拟将恒生银行私有化,每股作价155元(港元,以下同),较昨天(8日)收盘价溢价30.3%,若私有化提议得以实施,恒生银行在联交所53年的上市地位将撤销。
10月9日早上,恒生银行、汇丰控股联合公告称,建议撤销恒生银行股份的上市地位,私有化价格为155港元/股进行现金付款,汇丰亚太作为要约人,已要求恒生银行董事会向计划股东提呈建议将恒生银行私有化。私有化完成后,恒生银行将成为汇丰控股的全资附属公司,其在香港联交所53年的上市地位将被撤销。
目前,汇丰亚太及汇丰亚太一致行动人持有恒生银行11.88亿股,合计占比为63.35%;私有化涉及股份大约为6.84亿股(1060亿元)。
汇丰控股给出了较高溢价。据披露出来的消息,按照今年6月底的数据计算,此次私有化,汇丰控股给出的恒生银行市净率达到1.8倍(实际及未经审核数字),高于香港可比同业公司中位数(0.4倍)。相较恒生银行最近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8日收盘价119元),溢价率也达到30.3%。
品牌与客户服务方面,汇丰重申,恒生植根香港近百年,私有化后将继续以“汇丰”与“恒生”双品牌服务市场。恒生将保留根据《银行业条例》独立获授的持牌银行地位,并维持独立企业管治、品牌形象、独特市场定位及分行网络,确保客户服务不受影响。
9日上午,恒生银行大涨26.3%,中午报收150.3元;汇丰控股跌6.24%,报收103.7元。业内人士认为,恒生银行依然有部分地产方不良资产需要消化,私有化之后,汇丰控股要承担这部分责任,这是两者股价表现差异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恒生银行受香港商业房地产贷款拖累。据《香港经济日报》报导,分析认为,恒生银行商业房地产贷款坏帐增加,汇丰拟通过私有化处理这些坏帐。
恒生银行中期业绩显示,上半年,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前,恒生银行营业总收入209.75亿元,同比增长3%,税前净利润81亿元,同比下跌28.39%;股东应占净利润68.8亿元,同比减少30.46%,每股基本盈利3.34元。
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施颖茵当时提到,由于房地产行业持续面对信贷压力,该行当时的不良贷款比率为6.69%。该行增加拨备后,预期信贷损失49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总部位于香港的恒生银行,于1933年3月3日由林炳炎、何善衡、梁植伟、盛春霖及何添创立,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1965年在银行危机中被汇丰以5,100万元收购了51%的股权;1972年上市,成为战后首家上市银行,首日股价飙升65%。
责任编辑:李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