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菜单
新闻新闻
  • 港聞
  • 中國
  • 国际的
  • 財經
  • 地產
  • 健康
  • 娛樂
  • 生活
What's Hot

汇丰拟将恒生银行私有化 撤销其53年上市地位

10 10 月, 2025

肇輝臺銀輝大廈 修長大廳簡潔通透 屬名校網地段

10 10 月, 2025

UNIQLO母企全年多賺16% 大中華區盈利下滑 料今年度整體業績再增長

10 10 月, 2025
Facebook X (Twitter) Instagram
新闻新闻
  • 港聞
  • 中國
  • 国际的
  • 財經
  • 地產
  • 健康
  • 娛樂
  • 生活
新闻新闻
  • Home
  • Buy Now
Home » 「AI閉環經濟」加大泡沫風險 IMF及英央行等紛預警 高盛反駁與2000年不同
財經

「AI閉環經濟」加大泡沫風險 IMF及英央行等紛預警 高盛反駁與2000年不同

新闻中心由 新闻中心10 10 月, 20251 分钟阅读
LinkedIn Twitter Facebook 电子邮件 Telegram WhatsApp 复制链接
「AI閉環經濟」加大泡沫風險 IMF及英央行等紛預警 高盛反駁與2000年不同

甲骨文日前被指雲計算業務利潤率顯著低於預期後,市場開始憂慮AI相關股的盈利能力,加上OpenAI相繼宣佈與甲骨文、Nvidia及AMD的合作,從而形成了一種「AI閉環經濟」,更可能加大泡沫風險,連國際貨幣基金(IMF)、英國央行及牛津經濟研究院等機構近日也不約而同作出預警,並將目前環境與2000年科網泡沫作出比較。不過,高盛認為今輪科技股上漲尚未達到泡沫水平,主因升勢由強勁的基本面和盈利增長帶動,並非純粹的投機狂熱。

綜合媒體報道,甲骨文被指上季透過出租由Nvidia晶片驅動的伺服器獲約9億美元收入,毛利率僅14%,遠低於其傳統軟件業務約70%的整體毛利率,在某些情況下出租較小批量時,更出現了「相當可觀」的虧損。

OpenAI近期敲定一系列協議

此外,OpenAI近期敲定了一系列協議,重點在於利用龐大的算力需求為籌碼,換取晶片供應商的深度綁定和資金支持,增加了整個生態的系統性關聯與風險,被外界形容為「AI閉環經濟」。

OpenAI近期敲定了一系列協議,利用龐大算力需求為籌碼,換取晶片供應商的深度綁定和資金支持。

其中包括Nvidia承諾向OpenAI投資1,000億美元成為股東,而OpenAI直接向Nvidia購買包括GPU在內的AI設備;同時,AMD同意向OpenAI提供大批股票認股權證,總計可達10%股份,OpenAI則使用並協助開發AMD下一代AI圖形處理器晶片。此外,OpenAI與甲骨文簽署了3,000億美元合作,共同在美國建造數據中心,而甲骨文又花數十億美元購買Nvidia晶片,意味資金將回流到Nvidia。

類似的循環關係也出現在雲端公司CoreWeave身上,Nvidia在其IPO前取得7%股權,之後向其購買63億美元的雲端服務,而CoreWeave正是出租Nvidia晶片的業者。至於OpenAI在IPO前也獲得CoreWeave的3.5億美元投資,最近更擴大雲端合約至224億美元,甚至OpenAI金主微軟也是CoreWeave主要客戶之一,最終令OpenAI與Nvidia之間關係更緊密。

循環交易失敗 恐掀骨牌效應

然而,OpenAI在財務上存在巨大缺口,據報今年上半年收入僅為45億美元,而今年簽署各項協議總價值估計已達1萬億美元。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也曾坦言,OpenAI目前還沒有錢支付所有設備,並估計每建設1吉瓦的容量的AI數據中心成本,將達500億至600億美元。

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坦言,OpenAI目前還沒有錢支付所有設備。

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坦言,OpenAI目前還沒有錢支付所有設備。

Morningstar分析師Brian Colello警告,如果一年後AI泡沫爆破,Nvidia與 OpenAI的交易或許就是早期線索之一,若情況惡化,這種循環關係也恐怕是主因。Zacks Investment Management客戶投資組合經理Brian Mulberry亦表示,任何一筆交易的失敗,都會產生令人擔憂的多米諾骨牌效應(Domino effect)。

Bernstein分析師Stacy Rasgon則在報告中表示,OpenAI行政總裁Sam Altman「有能力讓全球經濟崩潰10年,也可能帶領我們前往應許之地,我們還不知道哪種情況會發生」。

AI預期倘減弱 股市勢受衝擊

另一方面,英國央行周三在一份報告中明確指出,AI熱潮推高的科技股估值可與2000年科網泡沫相提並論,一旦市場對AI預期減弱,或美國聯儲局的獨立性信心動搖,全球金融市場恐出現劇烈修正,其中以股市尤其容易受衝擊。報告也列舉了一些下行風險,例如電力或晶片短缺可能拖慢AI進展,以及新技術變革令AI基礎設施需求減少等。

IMF總裁在一場演講也警告,全球股價因AI樂觀情緒而飆升,但金融狀況可能突然轉向,目前估值正逼近25年前科網熱潮的水平,若市場出現大幅回調,金融環境收緊將拖累全球經濟增長。

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Adam Slater亦指出,AI領域已出現典型泡沫跡象,科技股佔標普500指數比重近40%,估值顯著超出合理價值,即使AI最終帶來多大變革仍存在巨大不確定性,市場對AI技術的樂觀情緒已近乎狂熱。

針對AI企業的循環關係,哈佛甘迺迪學院AI政策研究員Paulo Carvao亦認為情況與科網熱潮時期有着相似之處,在1990年代末,許多循環投資圍繞廣告與互相推銷,初創彼此購買服務以誇大增長,如今AI企業雖有實際產品與客戶,但支出遠超其盈利能力。

高盛:升勢有堅實盈利作支撐

不過,高盛對於這場「AI泡沫論」則予以反駁。該行認為,雖然市場呈現出部份歷史性泡沫的特徵,但尚未身處其中,因為今輪科技股上漲有堅實的盈利增長作支撐、龍頭企業擁有強大的資產負債表,加上現時AI領域的競爭主要由少數幾家巨頭主導,與過往泡沫時期常有大量新企業湧入及競爭格局混亂有所不同。

該行指出,美股「七巨頭」的預期PE中位數約27倍,遠低於2000年科技泡沫高峯時龍頭公司約52倍的水平,若從PEG比率來看,美國科技股目前水平亦低於1990年代末的泡沫高位。以歷史收益為基礎的PEG比率則顯示,科技泡沫高峰時達3.7倍,目前僅1.7倍。

報告又提到,在1999年至2000年期間,科技股很大部份回報來自估值擴張,而目前科技股則具有堅實的盈利增長;並預計美股「七巨頭」2025綜合淨資產收益率將達46%、淨利潤率為29%,遠高於2000年科技泡沫時期主導公司16%的淨利潤率。

惟高盛也提醒,近期科技公司的債務融資活動增加,是值得關注的轉變,雖然市場尚未進入全面的AI泡沫,但如果投資者對AI主題的信心或耐心減弱,市場回吐的風險仍然存在。

相關文章:貝索斯稱AI投資猶如「產業泡沫」 長線仍可造福社會

甲骨文暴升背後是一場「豪賭」資本開支大增令財務受壓 單一大客OpenAI涉兩大隱憂|財經拆局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电子邮件 Telegram 复制链接
新闻中心
  • 网站

新闻编辑部为您带来全球华人社区的最新资讯。我们致力于提供准确、及时的新闻报道,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让读者全面了解时事动态。

Keep Reading

UNIQLO母企全年多賺16% 大中華區盈利下滑 料今年度整體業績再增長

滙豐千億的如意算盤|阮子曦

屈臣氏拓展日本醫美護膚品牌JCprogram網絡 進軍東南亞

德銀天下與永青集團共推海外園區數智物流 擬加快技術「出海」

鮑威爾講話不談經濟 美股高位回落 道指早段跌近200點 Nvidia逆市漲3%創新高

恒指五日累瀉近千點 中芯阿里本周最弱 專家指50天線成關鍵|港股收市

编辑精选

肇輝臺銀輝大廈 修長大廳簡潔通透 屬名校網地段

10 10 月, 2025

UNIQLO母企全年多賺16% 大中華區盈利下滑 料今年度整體業績再增長

10 10 月, 2025

娃哈哈董事長宗馥莉傳辭職 國資強勢介入

10 10 月, 2025

絕命法官劇情|ViuTV播映時間+演員陣容懶人包 張家輝/胡杏兒/朱栢康/鮑起靜主演

10 10 月, 2025

陳美寶與馬士基董事會主席會面 重申香港連接內地與國際市場獨特優勢

10 10 月, 2025

最新消息

【重播】匈牙利作家荣获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

10 10 月, 2025

東京改裝車展首度踏足香港 12.11夥香港國際汽車博覽「雙展聯動」 「魂の選拔」得獎改裝車亮相

10 10 月, 2025

星凱.堤岸天台特色戶4314萬沽 每呎售價2.55萬

10 10 月, 2025
Facebook X (Twitter) TikTok Instagram
© 2025 新闻. 版权所有。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接触

在上方输入并按 Enter 键进行搜索。按 Esc 键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