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来,地球上两个最大的污染国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谈判一直暂停,因为全球变暖的影响以致命的高温、干旱、洪水和野火的形式变得更加严重。
拜登总统气候变化特使约翰·克里将于周日抵达北京,重启与中国政府的气候谈判。 他计划与中国外长解振华和其他官员举行为期三天的会谈,目的是寻找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合作的方法,尽管两国在贸易、人权和其他问题上的紧张局势不断加剧。 以下是您应该了解的内容:
为什么这次会议很重要?
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者,最重要的是,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化石燃料污染国。 它们总共向大气中排放了大约 40% 的温室气体。
分析人士一致认为,两国削减排放量以及帮助其他国家转向风能、太阳能和其他形式清洁能源的速度将决定地球能否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最灾难性后果。
“没有中国,就没有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克林顿和奥巴马政府的资深人士、现任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的戴维·桑德洛(David Sandalow)表示。 “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排放国应该就这一生存威胁进行对话。”
为什么中美现在要就气候问题进行谈判?
经过一年极度紧张的局势之后,两个超级大国的领导人终于再次进行对话。
时任众议院议长、民主党众议员南希·佩洛西 (Nancy Pelosi) 前往北京声称拥有主权的台湾岛后,北京于 8 月冻结了与美国的高层外交接触。 克里曾表示希望气候谈判能够免受地缘政治仇恨的影响,但中国官员 拒绝了这个想法。
拜登总统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 11 月在巴厘岛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同意重启两国高级官员之间的会谈。 但今年早些时候,由于发现一个中国侦察气球漂浮在美国上空,这些计划被搁置,引发了华盛顿的愤怒,进而导致北京方面放慢了恢复谈判的速度。
最近几周,拜登已派出几位内阁部长前往北京,以稳定两国关系。 克里此行是在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和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访华之后进行的。 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将于克里之后访问中国。
“我认为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与中国建立有利于他们和我们的工作关系,”拜登在演讲中说道。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采访 最近。
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经做了哪些工作?
2015 年《巴黎协定》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其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同意控制排放并避免危险的全球气温上升,该协议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和中国达成协议。
两人搁置了数十年来关于谁应该首先减少碳污染的争论,并同意共同采取行动,尽管步伐不同。 该协议使美国和中国能够说服其他领导人,每个国家,无论其财富水平或造成气候变化的责任如何,都有责任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美国的目标是在十年内减少近 50% 的排放量,并到 2050 年停止向大气中添加任何污染物。中国表示,其排放量将在 2030 年之前增加,然后开始下降,然后到 2060 年停止。
分析师表示,两国都大致有望实现近期目标。 但仍然存在重大障碍。
美国正在投资 3700 亿美元用于清洁能源,并实施法规来减少尾气管和烟囱的污染。 但与此同时,它一直在批准新的石油和天然气项目,但未能兑现帮助较贫穷国家支付其摆脱化石燃料转型费用的承诺。
中国在电动汽车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且太阳能发电量比所有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 但煤炭这种最肮脏的化石燃料的消耗量仍在危险地增加。 燃煤电厂建设 中国加速 最近,在领导人淡化了削减煤炭的承诺并重新强调“能源安全”之后。
美方想从这次会议中得到什么?
克里表示,他希望与中国至少在三个问题上开展合作:遏制甲烷,这是一种从石油和天然气井中泄漏的强效温室气体; 毁林; 并逐步淘汰中国的煤炭消费。
美国还一直敦促中国制定新的、更严格的气候目标,包括提前达到排放峰值的日期。
克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希望在减少排放方面采取一些“推动行动的具体新行动”。
中国想要什么?
大多数人认为,中国政府希望把重点放在已经设定的目标和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政策上。 它并不热衷于推动新的目标,尤其是当它担心拜登的潜在继任者可能会背弃承诺时。
中国以设定可实现的目标并实现目标而闻名。 它已经超越了确保到 2030 年非化石燃料能源占比提高 25% 的目标。
“他们觉得自己做了很多工作,”英国智库查塔姆研究所研究主任、中国气候政策专家伯尼斯·李(Bernice Lee)说。 “他们显然想指出大量可再生能源是不断增加的能源结构的一部分,他们认为这是一项成就。”
但她补充道,“问题是它是否有能力谈论更快地逐步淘汰煤炭。”
尽管经济规模巨大、排放量巨大,中国仍试图将自己定位为发展中国家的捍卫者。 近二十年来,中国一直是最大的国家排放国,但其人均污染水平低于大多数富裕国家,北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这些国家应该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资助全球行动方面承担更大的负担。 谢先生和其他官员可能会强化这一信息。 中国官员还可能就华盛顿对中国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关税问题向克里施压。
研究中心中国能源分析师齐勤表示:“美国在气候以外的其他领域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尤其是贸易,因此中国可能希望在气候问题上采取积极措施有助于缓解其他方面的紧张局势。”能源和清洁空气组织,总部位于芬兰。
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中国观察人士对这次会议的期望较低,部分原因是中国政府和大多数政府一样,不喜欢显得被迫采取行动。 观察家预计不会出现有关排放目标或煤炭削减的重大新声明。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迈克尔·格林斯通说:“我认为他们不会想让自己看起来像是约翰·克里来到那里告诉他们该做什么。”
一种可能的结果是两国同意定期举行中美气候变化会议。 专家表示,这将是一个强有力的成果,并可能为定于 11 月在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铺平道路。
能源分析师秦女士指出,国务卿布林肯和财政部长耶伦最近对北京的访问并未达成重大协议。 相反,秦女士表示,这些会议“可能会成为今年晚些时候举行的最高领导人峰会的基础,我们可能会在这次峰会上期待一些更具体的东西。”
克里斯·巴克利 贡献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