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除了《奇葩说》悲催的落魄男主,离婚的男主就这么少? 也许是因为离婚对男性角色来说意味着较低的经济障碍,他们大概已经在工作中并且长期享受着家庭以外的生活。 新体验的可能性被最小化。
此外,离婚的男人通常被认为缺乏同情心。 (想要同情?写一个鳏夫。)如果女人被教导渴望婚姻,传统智慧认为,妻子一定有充分的理由想要结束婚姻。 而如果为她结束婚姻,那么她似乎更值得同情。 男性解放的社会影响较小。
在 70 年代和 80 年代初期,离婚和离婚的女性成为众多情境喜剧的女主角,例如“一次一天”、“这是一种生活”、“爱丽丝”、“莫德”和“罗达”,“玛丽·泰勒·摩尔”的衍生剧。 在这些以工薪阶层和中产阶级城市女性为中心的节目中,离婚往往构成女主角或女主角或伙伴勇敢地承受的经济和社会伤害。
2000年代初,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离婚女性。 从《欲望都市》(1998 年首映)中的夏洛特到《新婚妻子》(2007-8)和《闺蜜离婚指南》(2014-18),对离婚的刻画变得更加迷人、更加特权. 在以离婚为主要情节点的节目中,分手为女性提供了重塑自我的机会,尽管她们的解放往往只局限于奢侈生活方式的选择和对新伴侣的追求。 这些表明,女性不仅与配偶离婚,而且还与更广泛的政治问题离婚。 (一个支点节目:“设计女性”,于 1993 年结束,其中包括一个离婚角色,安妮波茨的玛丽乔,她积极投资于妇女解放,另一个,德尔塔伯克的苏珊娜,她没有。)
苏珊伦纳德,西蒙斯大学英语教授,《妻子公司:二十一世纪的婚姻事业》一书的作者,将此类节目视为后女权主义或“选择女权主义”的典范,这是一种意识形态,在这种意识形态中,任何选择都是woman makes 被视为具有潜在的赋权能力。 “在第二波女权运动期间,有很多关于离婚的经济后果的讨论,”她说。 “而这些后果真的被掩盖了。”
这种对女性个人解放的关注在“了不起的梅塞尔夫人”等节目中得到了延续,其女主角在分手后才成为喜剧演员; 《格蕾丝和弗兰基》讲述了与丈夫离婚后生活得到扩展的亦敌亦友; 和“傲骨贤妻”,其中一位政客的妻子在婚姻结束后事业蒸蒸日上(并揭示了她自己有问题的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