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在天黑后涉水入水,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将网抛入汹涌的海浪中,头灯闪闪发亮。
整个晚上,他们抖掉网里的淤泥,挑选出他们的战利品:蠕动的透明鳗鱼宝宝,每条都不比粉丝面条粗。 它们的价值相当于黄金的重量,或者差不多。 渔民们把它们扔进水罐里,其中一些人用绳子把水罐挂在脖子上。
“有时是金子,有时是泥土,”十年来一直在冬季捕捞玻璃鳗(幼鳗的称呼)的戴家生说。 这些鳗鱼每年都会被洋流带进来,世世代代吸引着戴先生这样的家庭来到台湾沿海。
“我们过去认为这个行业是有利可图的,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持怀疑态度,”戴先生说。
在世界范围内,鳗鱼的数量比过去少得多。 环保人士说,最常交易的鳗鱼物种受到威胁。 在台湾,和其他地方一样,由于过度捕捞、河边栖息地因开发而丧失以及最近的气候变化,它们的数量已经下降,该研究所教授韩玉山说。 水产科学研究所 在国立台湾大学。
在 1980 年代和 90 年代,台湾的鳗鱼产业在日本对鳗鱼的胃口的推动下蓬勃发展。 有几年,仅对日本的出口总额就达 6 亿美元。 但那些日子已经过去了。
2022 年,台湾总共出口了价值 5800 万美元的鳗鱼。 中国,谁的 庞大的深水舰队 一直被指责危害全球渔业资源,很久以前就超过台湾成为日本进口鳗鱼的主要来源。
韩教授说,虽然全球变暖对鳗鱼的影响尚未得到深入研究,但台湾渔民认为温度变化会影响潮汐,从而影响他们的渔获。
68 岁的台湾鳗鱼虾出口商协会会长郭周寅说,“海水温度越高,鱼游得越低”,这让它们更难捕捞.
像戴先生这样的渔民在宜兰县兰阳河沿岸向批发商出售鳗鱼,很容易被“接受鳗鱼”的标志认出。 批发商支付的价格高达每克 40 美元——同样数量的黄金约为 63 美元——每克大约有 6 条鳗鱼。
从那里,它们被送到水产养殖场,在那里它们被饲养至成熟。 (为了保护不断减少的库存,台湾在冬季捕鱼季节禁止出口玻璃鳗,但 许多人被偷运出去 作为全球数十亿美元黑市的一部分。)
在被空运到日本和其他国家之前,成熟的鳗鱼在台湾的最后一站是包装厂,在那里它们被装在装有厚冰块的水袋中。 出口协会会长郭女士在北部城市桃园拥有其中一家工厂。
在男性主导的行业中,她是少有的女性。 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她穿着套鞋在工厂的地板上大步走,通过电话与客户交谈,偶尔将手臂浸入大桶中,捕捉游弋的鳗鱼并将它们分类到溪流中。
郭女士 21 岁时在一家经营鳗鱼等商品的日本进出口公司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 在实地考察一家包装厂时,她作为一名口译员第一次看到了他们。 她对工人们如何仅用手抓鳗鱼并准确判断鳗鱼重量感到着迷。
在公司工作 17 年后,郭女士在日本泡沫经济崩溃时失去了工作。 1992 年,她自己创业,花光了积蓄,抵押了两处房产来购买工厂设备。 她说她在车里睡了很多年。
最终,节俭和忙碌导致了一种更宏伟的生活方式。 郭女士现在开着一辆敞篷车,台湾媒体对她进行了报道(称她为“鳗鱼女王”)。她曾出现在一个日本电视节目中,为评委们烹饪她的产品样品。
“台湾鳗鱼赢得了比赛,”她笑着回忆道。 “我们的鳗鱼是最好的。”
在捕获玻璃鳗的经常被污染的河口更难找到魅力。 渔民们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将像篮子一样的网浸入水中或从水中浸出,或者在将自己绑在海滩上的金属锚上后游出。
兼职技术员陈志全说,有一次他游泳捞鳗鱼时差点死了。 “我失去了拉绳子的力气。 我放手让自己漂浮在海里,”他在兰阳河边休息时回忆道。
“现在我年纪大了,也更有经验了,”陈先生说,他穿着一件绿色的橡胶制全身西装和黄色的靴子。 “我不会把自己逼到那种程度。” 他跳回海浪中。
陈先生说,他这个赛季赚了 8,000 美元——这是一个令他满意的数字,尽管比往年有所下降。
鳗鱼的价格在大流行期间暴跌,因为餐馆关门,全球航运陷入混乱。
61 岁的张世明年轻时在台湾西部沿海的彰化市附近捕捞鳗鱼。 1990 年代初期,一座庞大的石化厂拔地而起。 烟雾和蒸汽从许多烟囱中升起,白色的灰尘覆盖了附近的草地。 他说,收获从未如此。
“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了如此多的破坏,”张先生说。 “今年鳗鱼很少。” 至少,这是他听到的; 大约 20 年前,张先生转而养殖劳动强度较低的蛤蜊。
他的大儿子在石化厂工作。 “这只是一份工作,”张先生说。
43 岁的蒋凯德是一名兼职建筑工人,当一位朋友的成功说服他尝试钓鳗鱼时,他曾做过多年零工。 他从老家搬到了兰阳河边的一个村庄。 他只在周末探望他 4 岁的儿子和父母。
事实证明这项工作很难掌握,夜间捕获量也难以预测,从 10 到 100 条小鳗鱼不等。 在最近的一次郊游中,他抓到了不到 20 只。
“很难赚钱,”蒋先生说,他精疲力尽地倒在地上。 “我全家都依赖我。” 他说他正处于辞职的边缘。
“我认为继续这样做是不可持续的,”他说。
在附近,六名退休人员正在享受更好的时光,他们围着一个小坑烤鸡翅。 他们是台湾原住民之一阿美族的成员。
钓鳗鱼不是阿美族的传统,但朋友们已经在宜兰县度过了十年的冬天,他们在装有木门的帐篷里安营扎寨。 钓鱼后,他们会打开啤酒,愉快地交谈到深夜。
“我们来这里不只是为了鳗鱼,也是为了与朋友共度时光,”58 岁的 Wuving Vayan 说,他正在使用一个肮脏的漂浮装置作为临时凳子。 “这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刻之一。”
“我们无法控制气候的变化,”她补充道。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祈祷风调雨顺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