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关于与冠状病毒 Omicron 变体相关的风险相对较低的中国新研究再次引发了关于该国是否有必要对 Covid-19 病例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的讨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六 发表了一项研究 发现在 Omicron 检测呈阳性后住院的 33,000 多名患者中,有 22 人患上了严重疾病。 根据这项于 3 月 22 日至 5 月 3 日在上海四家医院进行的研究,所有出现更严重疾病的患者均超过 60 岁,并且有潜在的健康状况。
在中国,任何冠状病毒检测呈阳性的人都会被送往医院或隔离设施。
根据该国的“零新冠”政策——上海关闭了近两个月——一个阳性检测结果可能引发整个公寓大楼的封锁,数百甚至数千名居民在几乎没有通知的情况下在家中待上数周. 当某人的冠状病毒检测呈阳性时,可能会命令一定附近的居民连续三天进行检测,以被清除为低健康风险。
封锁和不断的测试带来了 中国经济陷入停滞 同时加剧了部分民众的不满,他们认为这些措施是过度的。
上周, 爆发了抗议 在与上海接壤的城市昆山,因规定禁止通勤者前往金融中心工作。 这是上个月在首都北京举行的一次示威活动之后发生的,一群北京大学的学生在那里 他们被命令隔离后抗议 他们自己,而教师及其家人则不受类似限制。
该研究的 19 位作者之一是张文宏,他是一名传染病专家,也是中国在 Covid-19 问题上的主要声音之一,他反对过度封锁。 作者写道,该研究“为完善 Covid-19 公共卫生战略提供了证据”以避免医疗资源过多,但没有提出具体建议。
这些发现与其他研究一致,这些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Omicron 总体上不如 Delta 变体严重,尽管它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尽管如此,它还是在中国类似推特的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自该研究发布以来的三天内,有关该报告的标签在平台上获得了超过 9800 万次浏览和 10,000 次讨论。
一些人在看到数据后质疑是否需要封锁以遏制病毒。 一位人士指出,低风险人群没有严重疾病,患严重疾病的人比例不到百分之一。
“然而,我们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物质上和精神上),”这位人士写道,并补充说,零新冠病毒政策似乎“无知”。
中国强硬立场的捍卫者将这项研究视为一个政治问题。 一条微博帖子指责张博士发表这篇论文是为了证明上海最初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限制措施来遏制病毒。 该策略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四月和五月的全面封锁。
克莱尔·傅 贡献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