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当俄罗斯军队涌入乌克兰时,许多专家 预见到一笔战略性的意外收获 对于中国来说,美国又一次被远离亚洲的战争分散了注意力。 现在,北京越来越担心支持乌克兰的西方集团正在中国周边巩固自己的地位。
七国集团领导人上周末承诺加大对基辅的支持,并通过挑战其对南中国海的主权、誓言抵制经济胁迫以及就新疆、西藏和香港侵犯人权问题向中国施压来激怒北京。 几天后,莫斯科和北京通过举行安全和贸易谈判来加强他们的关系,俄罗斯总理米哈伊尔·米舒斯京率领一个商业大亨代表团访问中国。
乌克兰总统沃洛德米尔泽伦斯基之间的对比 获得更多的武器保障 拜登总统在 G7 会议上的讲话以及米舒斯汀先生寻求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对俄罗斯提供更多经济支持的说法,都强调了战争如何加剧了不断加深的地缘政治分歧。
“在 G7 峰会之后,中国准备加倍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因为那次峰会的中心主题不仅包括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还包括中国以及西方应该如何应对,”高级讲师亚历山大·科罗廖夫 (Alexander Korolev) 说。现就读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中俄关系。
他补充说:“此次峰会和泽伦斯基出席峰会标志着西方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更明显、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分歧。”
拜登总统试图描绘一种不那么令人担忧的气氛, 预测会有解冻 与北京的关系。 但对中国而言,在其家门口举行的 G7 民主国家会议表现出的团结可能与中国声称美国正试图召集其盟友在该地区挑起冲突有关。
正如共产党报纸《环球时报》周一所描述的那样,美国正试图在亚太地区“复制‘乌克兰危机’”。 中国的论点是,这样做,华盛顿可以像对俄罗斯那样对中国发动代理人战争,然后证明对北京来说将是一场噩梦的情景是合理的:成立一个亚太版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遏制中国的崛起。
G7 峰会充斥着对中国“令人不安的印象”,称 莱尔 J. 戈尔茨坦,华盛顿智库Defense Priorities的中国问题专家。 其中最主要的是日本主办了此次活动,中国对日本怀有根深蒂固的历史仇恨。 中国官方媒体本周猛烈抨击东京,指责它听命于“美国的吩咐”并夸大“中国威胁”,以便它可以修改宪法以再次建立军队,这是自二战以来的首次.
戈尔茨坦说,中国认为日本在 G7 会议上“勾结美国”“将欧洲拖入台湾问题”,他将此比作“在公牛面前挥舞红旗”。
中国之所以陷入这种困境,是因为它的亲密伙伴俄罗斯无视西方的警告,入侵了乌克兰。 尽管给中国带来了很多问题,但由于共同希望削弱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北京继续为克里姆林宫提供经济和外交支持。
米舒斯汀周二在上海的一个商业论坛上发表讲话说,俄罗斯将继续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仍然是俄罗斯唯一的微芯片等技术供应商之一,也是俄罗斯最大的能源客户之一。
“我们扩大了与世界快速发展经济体的贸易。 这些话完全适用于我们的大朋友中国,”米舒斯汀先生说,据俄罗斯官方媒体报道,该媒体报道称,双方讨论了扩大在交通、农业和能源领域的合作。
新南威尔士大学专家科罗廖夫先生说,战争和西方制裁加速了俄罗斯经济向亚洲的重新定位。 十多年前开始的这一政策转变引起了俄罗斯对过度依赖中国的担忧。
“没有更多的保留意见,”科罗廖夫先生说。 “以前存在的所有政治障碍现在都已消除,俄罗斯不再担心依赖、甚至依赖中国的经济福祉。”
两国也在扩大安全联系。 负责监督法律和秩序问题的中国共产党政法事务委员会主任陈文清周日开始对俄罗斯进行为期八天的访问,并与俄罗斯安全委员会主席尼古拉帕特鲁舍夫举行会谈,在莫斯科。
周二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俄“合作具有很强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不会“受到任何第三方的干扰或威胁”,这显然是指美国状态。
两个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削弱了中国将自己塑造成乌克兰战争中可靠调解人的努力。 上周,中国派出和平特使访问基辅、华沙、布鲁塞尔和莫斯科等欧洲国家首都。 使者李惠至今 未能取得突破 因为乌克兰坚持要求俄罗斯军队完全撤出被占领土。 克里姆林宫拒绝了这些条款,鉴于北京希望与莫斯科保持良好关系,目前尚不清楚中国是否愿意向俄罗斯施压让步。
由于在担任前驻俄罗斯大使后被认为与克里姆林宫关系密切,李克强的中立性也一直受到质疑。
“虽然这一经历本身并不一定意味着李在谈判中会偏向俄罗斯,但它肯定不会消除中国希望确保与俄罗斯的关系在谈判后保持完整的印象,”专家程晨说。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的中国政治。
据俄罗斯官方媒体报道,李克强定于周五访问俄罗斯。
尽管中国政府声称对这场战争保持中立,但在国内,其关于这场冲突的总体政治叙事充满了对俄罗斯的同情,并普遍认为,如果普京落败,中国将成为下一个目标。
Defense Priorities 专家戈尔茨坦表示,上周在北京的一次谈话中,一位中国资深俄罗斯问题专家告诉他,从北京的角度来看,“如果俄罗斯输了,那么对中国的压力只会成倍增加,变得更加严峻” ”
在中国政府和军事分析人士的许多研究中,乌克兰不仅被描绘成西方关键军事和情报支持的接受者,而且被美国引诱到其更广泛的战略中,以严重削弱俄罗斯,最终削弱中国。
“如果美国和北约在与俄罗斯的对抗战争中笑到最后,那么它们最终将形成美日欧多边军事力量体系,”著名中日关系专家刘江永说。北京清华大学的其他亚洲国家,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写道。 “即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其国际安全环境也可能继续恶化。”
王薇薇 和 奥利维亚王 贡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