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如何展示一颗心——爱的普遍象征——在互联网上发生了变化。
来自旧金山的社交媒体报道的 Sheera Frenkel 观看了数十个关于如何制作 <3 种形状的视频,以撰写本文。
拿起你的中指,在底部指节处以陡峭的角度向下弯曲每个手指。 然后拿起你的食指,将它们向下拱起以触摸。 其余的手蜷缩在看不见的地方。
由此产生的形状——一颗心——是明确无误的。 而对于 Z世代,它已成为当今在线表达爱意的少数几种很酷的方式之一。
自从人们通过数字方式连接以来,就一直有表达爱的方式,而心是最普遍的。 独特的曲线和点符号诞生于 14 世纪,当时意大利医生 Guido da Vigevano 撰写了一篇关于心脏解剖的论文,并将其绘制成现在人们熟悉的形状。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人们制造心脏的方式以及共享心脏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 1800 年代后期,第一台电报的操作员 使用摩尔斯电码 通过轻敲“心”这个词来向彼此发送爱的信息。
以下是这些年来心灵语言在网上发生的变化。
在聊天室
在 1990 年代的 AOL 聊天室中,文本占统治地位。 因此,人们找到了通过键盘上可用的键来制作红心的方法。
两个关键的是 < 符号和数字 3,它们一起构成了表情符号的心形 <3。 研究文本编码历史的艺术家和活动家帕克·希金斯 (Parker Higgins) 说,自打字机时代以来,这些键就被用来描绘符号。
AOL 还推广了一种使用标准文本(例如分号、逗号和破折号)制作的新型艺术,以创建称为 ASCII(发音为 ass-key)的图像。 这些图像可以描绘耸肩, ¯_(ツ)_/¯, 或一朵玫瑰,@>—>—,在一行中. 但它们也可以占用数十行来描绘精致的心形,箭头穿过它们或玫瑰编织在其中。
希金斯先生说,青少年必须了解情况才能成功剪下并保存这些心脏,并且新心脏不断被创造出来。 “人们会通过将它们放入他们的 AOL 离开消息或配置文件来复制和迭代心的版本,”他说。
表情符号时代
随着本世纪初手机的普及, 表情符号 – 可以出现在文本旁边的小图像 – 诞生了。 首先绘制的是一颗红心,由日本艺术家 Shigetaka Kurita 于 1999 年创作。
直到 2010 年,Google 软件团队请愿让表情符号得到 Unicode Consortium 的认可,Heart emojis 才开始广泛使用,Unicode Consortium 是一个类似于联合国的非营利组织,在维护跨计算机的文本标准方面发挥着类似的作用。 一旦该组织识别出这些表情符号,它们就会在移动设备上广泛使用,然后迅速被 Facebook 等社交媒体公司采用。
今天,红心是最受欢迎的表情符号之一。 根据 Unicode Consortium 的民意调查,它是 2019 年和 2021 年世界上使用率第二高的表情,仅次于“哭/笑”脸,自那以后,青少年使用了“哭/笑”脸 宣布不酷. (该财团没有 2022 年的民意调查。)
“红心是最 OG 的表情符号,”Unicode 联盟表情符号小组委员会负责人詹妮弗丹尼尔说。 “我们现在有很多变化,比如蓝色、绿色和紫色的心形。 我们有破碎的心和丘比特的心。 但红心表情符号具有独特的含义,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传达一些可爱的东西。”
TikTok 形状
现在在社交媒体上有可以接受的表达心意的方式——也有不可以接受的方式。 这通常取决于您的年龄。
“如果你想知道某人的年龄,但又不想直接问他们,请让他们用手做一颗心,”来自纽约的 25 岁社交媒体影响者 Julia Carolan 在一次采访中说。去年的 TikTok 视频。
在接下来的 21 秒视频中,卡罗兰女士展示了如果有人用双手的所有手指组成一颗心,则意味着此人是“千禧一代……成年人”。 她说,只有 Z 世代只用中指和食指做心形,就好像这是密码一样。
这段视频已被点赞超过 40,000 次,是 TikTok、Instagram、YouTube 和其他社交媒体网站上讨论用手指做心脏的正确方法的数百个视频之一。
“有趣的是,我几乎无法用双手做 Z 世代的心脏。 也许是因为我自己几乎是千禧一代,”卡罗兰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说。 “现在的问题是,有了 TikTok 和这些视频,你真的把自己、你的脸和身体放在那里了。 无论你在做什么,尤其是在表达爱的时候,都必须让人感觉真实。”
在一些地区,人们有自己的制作爱心的方式,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 例如,在亚洲部分地区,心形是通过将拇指和食指放在一起捏合而成的。
TikTok 的创始人沙利文先生说,每年都会为青少年带来一种新的时尚方式来创建心形并发布到网上。
“部分原因是排他性,尤其是在开始时,只有一小群人知道新符号或手势是什么,”他说。 “一旦它变得太大,它就会变得畏缩。”
但旧的也可以再次成为新的。 沙利文先生说,最近视频中的“老式爱心”重新流行起来,例如 <3 的表情符号。
“就像所有复古的东西一样,它正在回归,”他说。